口腔影像检查需要避免什么风险问题
有些事情,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或者处理得好,那就是天大的麻烦。就像是地外之地。口腔影像检查需要避免什么风险问题?
宝宝大约从6个月开始长牙,一般最早萌出的是下颌前牙,然后陆陆续续长出上颌前牙、上颌和下颌的尖牙和磨牙,2岁半左右20颗乳牙全部出齐。如果宝宝1岁以后还没有长出第一颗乳牙,或者刚出生不久就长牙了,需要到医院就诊,由医生判断是否正常。
一.口腔影像检查需要避免什么风险问题
1.妊娠牙龈炎:孕期常见的牙周问题是牙龈发炎,这是由於怀孕时期荷尔蒙改变,使得牙龈充血肿胀,颜色变红,洗牙容易出血,偶尔有疼痛不适的感觉。这些症状并非每个孕妇都会发生,若会发生的话,通常在怀孕第二个月开始出现,在第八个月时随荷尔蒙分泌浓度达到高峰变得较为严重。
2.妊娠瘤:这种病症较少见。一般多发生在怀孕中期,这是由於显著的牙龈发炎与血管增生而形成鲜红色肉瘤,大小不一,生长快速,常出现在前排牙齿的牙间乳头区(两相邻牙齿间的牙龈尖端)。妊娠瘤通常不须治疗,或只给予牙周病之基本治疗(洗牙、口腔卫生指导、牙根整平),这是为减少牙菌斑的滞留及刺激。肉瘤会於生产后随荷尔蒙恢复正常而自然消失,若出现以下症状,如:孕妇感觉不适、妨碍咀嚼、容易咬伤或过度出血时,可以考虑切除,但孕期做切除手术容易再发。
3.其他症状:怀孕期间的牙周症状,也可偶尔见到牙周囊袋加深、牙齿容易动摇等症状。事实上,口腔卫生不良及原先有牙龈炎的孕妇,在牙周问题上都有较大的发生风险,所以怀孕前先做口腔影像检查与预防治疗,怀孕期间定期检查及做好口腔清洁卫生,绝对是有帮助且必须的健康行为。周孙勇医师同时提醒准妈妈,不能因为牙周症状会在产后自然消失,而遗忘或疏忽了重要的口腔清洁工作。
二.孕妇口腔问题,严正以待!
1、孕妇在怀孕期间,其进食的次数增多了,且偏爱酸性食物,加之其身体经常处于不适状态,因此她们常常会忽略口腔的卫生保健,这会导致其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增多,进而导致龋齿和牙周病。因此,孕前本来没有龋齿的孕妇在妊娠期间可能患上龋齿;孕前已有龋齿的孕妇在孕后病情会加重。
2、孕妇在怀孕期间,其内分泌的情况发生了改变,这也增加了她们患有龋齿和牙周病的概率。比如,孕妇在妊娠期间其体内产生的某些激素会使其牙龈中的血管增生,导致其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使其发生牙龈红肿,而且这种牙龈红肿会随着牙菌斑的堆积而逐渐加剧,形成妊娠期牙龈炎,最后该牙龈炎可变成化脓性肉芽肿瘤(被称为妊娠瘤)。再比如,由于低血糖及胎盘分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过多会使孕妇出现吐酸水的现象,而孕妇口中的酸水会使其牙齿受到腐蚀,而导致脱钙,受到腐蚀的牙齿再经过细菌的感染便可形成龋齿。
3、孕妇经常出现的情绪紧张、焦虑、睡眠不足等,也容易使其牙周组织发炎,形成牙周病,如妊娠期牙龈炎等。孕前已患有牙龈炎的孕妇,怀孕后其牙龈炎的症状有可能会加重。有吸烟嗜好的孕妇,其牙龈炎的症状一般较重,甚至会出现牙周袋,还可导致其牙齿松动。
如何治疗口臭?
牙博士医生提醒广大朋友,如果您发现自己有这个难言之隐,一定要请可靠口腔医生为您做详细的检查。然后把口腔疾病治疗彻底(如:龋齿要及时充填;牙周疾病要及时治疗)和排除掉,才考虑其他可能的因素。
误区四:乳牙反正要换掉,有龋齿不用管。乳牙的好坏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还会影响颌骨的健康发育,甚至进一步影响全身营养的摄取从而导致发育滞后,若发展到根尖周炎将直接影响恒牙发育。(编辑3002)